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1

很久没写EA的线了,如果不算和Kinera联名的那根Orlog,上次写他们的线还是2019年的事儿,不过他们线材的新品我都在持续关注,因为EA作为比较早的能够在“便携Hiend”领域站稳脚跟的品牌,底子还是很厚的,包括设计、审美、材料、技术、以及对声音的理解。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2

那以上我提到的五个元素里,哪个最重要?或者说哪个才是EA能够长久生存的根基?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对声音的理解。我这两年虽然没有怎么单独写过EA的东西,但我私底下有几个型号是比较高频推荐的,除了Orlog以外,还包括Code23、Chiron X Caliburn、Chiron X Code51、以及前阵子售罄的2023圣诞礼盒,你会发现我这里没有提到原版的Chiron、或者百夫长这样的代表作品,也没有提到他家最入门的型号,但我个人认为EA这个品牌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是中间这一档东西,能在“声价比”层面取得一个平衡、面对友商的直接竞争力也更站得住脚,而非一味去追求最便宜的入门档、和最贵的旗舰档。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3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4

Fusion1在EA家族里,在价位方面算是第三梯队吧,比次旗舰Chiron还要低一档,属于8K档位,但只从声音素质、调音完成度、以及对耳塞的声音适配性而言,却是我心目中EA产品线里第一梯队的东西,线下第一次听到以后就已经种草。如果说在EA自家的产品里找一个参照的话,它在中频的部分有神似Code23的感觉,高密度、扎实饱满,但又没有Code23那么偏中频,也许是出于不同材料的加成,Fusion1的两端延展是非常放得开的、细节很经得起推敲——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标题里提到了“调音悖论”四个字,因为Fusion1解决了很多不管是播放器、还是耳机厂家都会面临的一些调音悖论,在如何“取值”这一点上判断的很精准,比如它总体是略流行的走向,但是保留了足够高素质的高低频表现,比如它的人声十分的贴脸、润泽,但又保留了空间的宽度、纵深,再比如它的结像总体有很好的厚度,但却在低频方面做到了十分优秀的瞬态、速度感,而非那种又肉又慢的走向,让Fusion1的流行表现做到了完全不俗气、甚至还有点小高级。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5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6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7

设计方面依然是EA的传统强项。大家当然都对于各个品牌“讲故事”的做法习以为常,但看来看去,EA的故事线是我觉得完全能够自圆其说的,在详情页里有七个关于Fusion1的灵感来源,对应了产品调性、分线器的设计、颜色、硬件结构、声音等多个层面,甚至是我觉得值得许多营销策划行业的朋友学习的案例,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移步详情页,在这里我就不作解读了。整体调性方面,EA这次的定义叫“墓塔设计风格”,外观方面借鉴了罗德岛巨像的概念与配色,实物看起来是那种介于古铜色和暗金色之间的风格,属于比较有质感的那种华丽,我个人对这根线的颜值颇为满意,甚至是我心目中EA全系列里最好看、实物做工最佳的一根线,整体的配色层次感很强,对于镜面、磨砂、线材外部披覆的对照、呼应十分的考究。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8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9

硬件层面,Fusion1采用了UP-OCC银镀金&纯银&纯铜混合材质,以及Solid Core 同轴线芯设计,这个结构可以做到更高水准的稳定性与电气特性、以及更强的抗干扰性与耐腐蚀性, UltraFlexiTm超柔外皮带来了更好的柔软性、易收纳性。21AWG看起来并不高,但EA在这方面的数据标识一向比较保守,AWG规格又叫Brown & Sharpe线规,AWG前面的数值(如24AWG、26AWG)表示导线形成最后直径前所要经过的孔的数量,数值越大,导线经过孔的等级越高,导线的直径也就越小,但AWG虚标是目前的行业普遍现象,后续有机会再和大家展开聊聊。而多重混编的材料之下,我个人觉得Fusion1在中低频的部分比较符合传统铜线的听感、同时高频会稍亮一些的同时有一定的丰厚感,避免了过薄亮而导致的数码味产生。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10

平时Fusion1被我“焊死”的搭配主要就是UM的Mest MKIII私模,这副塞子本身的两端延展非常极限,但是在中频的部分厚密感比上一代是有所削弱的,重清秀而不重醇厚,刚好和Fusion1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互补,让Mest MKIII的中频更饱满、结像稍突出一点,同时也保留了应有的空间规模,可能存在劣化的是声场的边缘部分变清晰了、而不是更开阔。如果单从“提升”的角度而言,Fusion1对于横向的规模我认为是没有什么提升的,但就像我前文提过的那样,如果一个产品,不论是前端、还是线材,它只要能够在增强中频厚度、人声贴脸感的同时还保持不缩小声场规模,本质上已经是一种提升。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11

曾经在给NG Erebus换线时吐槽过,许多本身纵深是强项的线材居然在它身上会造成纵深的劣化,但Fusion1居然不符合这个规律,它的声场是很规规矩矩的球形、纵深也好,而且结像方面并没有听过锐化、或者缩小形体感的方式去强调所谓的立体感,而是本身就足够的凝实、具象化,包括近期的VE10也是一个很好的搭配,VE10的短板本身就是高频的延展度和纵深,是一个很典型的流行化的声场与结像表达,Fusion1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它的最后两块短板补齐,让VE10进一步成为更加万金油化的流行人声塞。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12

此外,不同于许多“流行调音”的做法,Fusion1其实在低频部分的量感是相对克制的,很有打击感、速度感,但低频没有它中频部分的那种厚度与油润,所以导致它在搭配MA日蚀这种低频很多的塞子时居然把它的低频给控制住了,这在我看来是一种不落俗套的调音。如果用比较传统的“比例法”来说它的三频分布,我个人觉得是3:4:3,依然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范畴内、同时把素质做到80分的同时尽可能把调音做到完满。当然了,它素质上的可取之处在我看来一个是足够高的密度,密度完全不输很多更贵的线材,甚至是可以和我手头的DITA Celeste、红宗去叫板一下,第二个是前文提到的声场规整度与纵深的完整性,第三个则是高频部分的信息量很充分,细节的交代清楚、而且是比较自然有层次的信息量,没有带来粗糙的颗粒感。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13

另一个我挺喜欢的搭配是qdc8Pro私模,它和Mest MKIII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和Fusion1基于Studio模式下的搭配都是能够提升整体的密度、同时还让中频变得更为醇厚饱满,而且加强了对于小编制、室内乐的表现力,尤其是高频的部分虽然损失了一点轻盈感,但在管乐、钢琴方面的表现会加了一点不过分的光泽度、更活泼了一点,同时对流行乐的低频表现力、和女声方面的甜度有明显增强。作为一个本身颇具参考性的塞子而言,Fusion1能够和8Pro去做搭配、并且保留一份完整的古典音乐性,已经是让我意料之外的表现。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图14

我其实年底会计划写一篇2023年的顶尖随身耳塞线合辑,虽然我很少单独推荐贵价线,但做一份总结其实是有必要的,Fusion1自然不会在我的计划之列,毕竟作为一个不过万的“次次旗舰”,它肯定不在很多高端用户的关注列表里,但作为一根让我愿意单独开篇出来安利的线材,

我希望Fusion1不要被埋没,它是一个可以代表EA这些年的调音水准、以及在价位的普适性上更广的型号。

 

 

 

 

转载请说明出处 内容投诉内容投诉
南趣百科 » 随身听个响 篇二百七十五:聊聊Effect Audio Fusion1对“调音悖论”的处理

南趣百科分享生活经验知识,是您实用的生活科普指南。

查看演示 官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