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中国居民存款余额2021)

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资金或货币暂时转让或存储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是说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或货币,据悉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中国人存款比例如何?和南趣百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中国居民存款余额2021)-图1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

中国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中国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为何居民储蓄规模大增?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元至6000亿元。今年超额储蓄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的速度。若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老百姓的信心也会恢复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今年的储蓄率会明显下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

目前累积的居民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年中将是关键拐点,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水平。”明明说。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中国居民存款余额2021)-图2

中国人存款比例

2022年,我国人均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住户存款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居民口袋里的钱增多了,增强了居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日常开支消费、再生产提供了资金支持。

整体而言,2022年住户存款排名第一的省份是广东省,住户存款为113554.8万亿元,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江苏省和山东省,住户存款为90807.5万亿元、85033.3万亿元。住户存款最低的省份,前四位是:西藏1358.4万亿元、青海3422.5万亿元、宁夏4899.6万亿元、海南6246.0万亿元。其余各省均超一万亿元。

根据公布的数据看,人均住户存款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阵营。

江苏人均住户存款10.72万元,与北京、上海、浙江共同处于超10万元的阵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人均住户存款分别为26、78万元、21、16万元,均突破20万元。第二阵营人均住户存款8-10万元,共有6个省份。分别是:山西、河北、广东、陕西、内蒙古、山东。第三阵营人均住户存款6-8万元,共有10个省份。分别是:重庆、湖北、福建、四川、宁夏、安徽、江西、海南、甘肃、湖南。第四阵营人均住户存款低于6万元,共有6个省份。分别是:新疆、青海、广西、云南、贵州、西藏。

根据2022年的整体情况,不难看出,疫情极大的影响了居民的储蓄。无论是消费的受限、理财观念的保守还是投资消费的降低,都会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收入结构恶化产生影响。

转载请说明出处 内容投诉内容投诉
南趣百科 »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中国居民存款余额2021)

南趣百科分享生活经验知识,是您实用的生活科普指南。

查看演示 官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