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封面评论-图1

□蒋璟璟

记者近期多方采访了解到,随着新冠阳性者增多,有一部分人为了防止传染给家人而选择在酒店自我隔离。部分酒店还特意推出了不同价位的“隔离套餐”来为“抗阳”住客服务。大部分酒店都大量采用送物机器人进行各种“无接触式”服务。但对于阳性者应不应该去酒店“自我隔离”,各方意见不一。(中新社)

理论上,一人感染居家隔离,只要严格做好防护,那么还是有希望不传染给家人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说,基本都是“一人中招,全家团灭”。想要居家休息同时不殃及家人,可能性微乎其微。为此,一些人在确诊之后,就想到了去酒店开房“抗阳”。不少酒店瞄准商机,也顺势推出了所谓的“隔离套餐”,并且定价不菲。诸如此类的另类创新服务,自然引发了各个维度的争议。

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主线任务,已经从防感染转向了重症救治。在疫情快速达峰的大背景下,几乎很少有人能“置身事外”。事实上,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已经能以平常心看待“感染”,理智与冷静,取代了之前的焦虑、恐慌。但,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比如说“自己已感染,而家人还没症状”的情况下,不少人的内心还是难免备受煎熬:“什么都不做,任由家人被自己感染”,这是非常多的人过不去的心坎——这俨然构成了一个现实上演的伦理试验。

相比于无所作为,一些人更倾向于,要做些什么,甚至哪怕是象征性做些什么。于是乎,有人独自躺在自己的房间里、最后一个使用卫生间、单独吃饭,凡此种种,制造了一种“努力保护家人不被自己传染”的道德实现感,但其实际的作用,却是不敢高估。与之相较,花钱去酒店住“隔离房”,似乎做得更煞有介事一些,可是其真的有意义吗?

新冠阳性者去酒店“抗阳”,本质上只是转移风险、延迟风险而已。若是在入住登记环节未进行明确的信息告知,那么此举还有扩散风险的嫌疑。可以想见的是,酒店的所谓无接触配送以及相对业余的消杀,并不足以真正阻断风险。既然如此,是不是会对其他旅客的权益构成某种隐隐的损害呢?作为一种商业创意,酒店推出的“隔离套餐”自然是成立的。可是其道德伦理层面的缺陷,似乎也要有个说明才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转载请说明出处 内容投诉内容投诉
南趣百科 » 封面评论

南趣百科分享生活经验知识,是您实用的生活科普指南。

查看演示 官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