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在纳米疫苗促进三级淋巴结形成用于鼻咽癌治疗取得进展

最佳答案:

简要回答

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肿瘤部位的三级淋巴结(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TLS具有与次级淋巴器官类似的结构和功能,通常在慢性炎症组织中形成,包含由大量T细胞包围B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在肿瘤部位出现TLS可以增强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然而,TLS自然形成的过程缓慢且不可控,如何快速和可控地诱导在肿瘤中形成TLS是一个挑战。

中山大学在纳米疫苗促进三级淋巴结形成用于鼻咽癌治疗取得进展-图1

  • 01

    近日,中山大学陈永明教授和刘利新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通过纳米颗粒疫苗(pECM)加速肿瘤中TLS形成来抑制肿瘤生长的研究。该研究采用被FDA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植物来源单宁酸作为递送载体,采用激活B细胞的TLR-9激动剂CpG和激活T细胞的STING激动剂Mn2+作为佐剂;选用鼻咽癌(Nasopharynx cancer,NPC)患者持续表达的蛋白EBNA1作为抗原;利用快速纳米复合技术制备出尺寸约100纳米的pECM。该纳米疫苗可以通过诱导肿瘤部位脉管系统正常化和肿瘤部位产生趋化因子进而招募成熟的T细胞、B细胞浸润肿瘤,缩短了瘤内TLS的形成时间。TLS可以独立于外周次级淋巴器官发挥作用,增强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 02

    为了评价纳米疫苗的抗肿瘤效果,首先构建了模拟鼻咽癌小鼠模型,并使用不同组成的纳米疫苗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与游离疫苗和单佐剂纳米疫苗相比,pECM可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并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时间。pECM在激活T细胞方面更有优势,可以产生由CD8+ T 和CD4+ T 细胞表达的最高数量IFN-γ、TNF-α 和IL-2 细胞因子。
    通过分析肿瘤微环境,该研究发现,在pECM治疗的小鼠肿瘤中有数量多并且面积大的浸润淋巴细胞团,说明了形成了TLS。肿瘤内TLS形成后引起CD8+T细胞比例增加,以及作为专职抗原递呈细胞CD80+MHCll+B细胞比例增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B220+CD8+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表明了肿瘤TLS中T细胞、B细胞存在相互作用。该研究还表明,肿瘤中TLS形成后可独立于外周次级淋巴器官发挥刺激T细胞的作用。

  • 03

    这项研究的结果为通过纳米颗粒疫苗加速肿瘤中TLS的形成来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种治疗策略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即针对性强,不会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伤害,而且不像化疗和放疗一样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该疫苗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有望成为一种可行的肿瘤治疗新策略。
    虽然这项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在临床中确定合适的剂量和治疗时机,以及如何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实现TLS的形成等问题。此外,虽然该纳米疫苗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但仍需要进行更多的安全性评估和严格的临床试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项研究为探索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启示。通过纳米颗粒疫苗加速肿瘤中TLS的形成,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随着该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相信它将为肿瘤治疗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以上就是南趣百科带来中山大学在纳米疫苗促进三级淋巴结形成用于鼻咽癌治疗取得进展为大家带来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懂,可以以下评论区评论,小编第一时间回复大家!
转载请说明出处 内容投诉内容投诉
南趣百科 » 中山大学在纳米疫苗促进三级淋巴结形成用于鼻咽癌治疗取得进展

南趣百科分享生活经验知识,是您实用的生活科普指南。

查看演示 官网购买